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背景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视睿”)成立于2008年,隶属全球知名的以显控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视源股份 CVTE
,总部位于广州科学城,营销服务遍及全球。希沃(seewo)是视睿科技在教育领域的自主品牌,诞生于2009年,是国内交互智能平板品类首创者,2012年 -
2021年连续10年蝉联中国交互智能平板行业市占率桂冠,是行业标杆企业。目前,公司60%以上为技术研发人员,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聚焦人机交互智能应用领域,围绕触摸技术研究、液晶显示驱动、板卡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工业设计进行项目研究与产品开发,产品服务涉及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物联等领域。
客户痛点
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企业,视睿希望通过更加本地化的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视睿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一系列自有教育软件产品,通过与自家的平板电脑等硬件相结合,可以为中国师生和家长提供一流体验。面对海外市场,为了能向海外客户提供最大化价值,视睿希望能与海外业务伙伴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将自研的软硬件平台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行业主流的在线协作平台更紧密地集成在一起。
同时,视睿还在合规性方面遇到了较大挑战。作为一家业务遍及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主要面向教育行业的企业,视睿极为重视客户数据的隐私保护以及全球基础架构与服务的合规问题,希望能选择一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解决方案
在考虑过众多提供商与平台后,视睿认为,无论在产品或市场方面,微软都是一家有着极强技术能力的可靠伙伴,从而决定将海外基础设施迁移到微软 Azure 云上。为了帮助视睿进行平滑迁移,微软积极通过 Azure Migration
& Modernization Program 来提供支持,不仅投入第一方工程师的力量为其进行产品选型和制定迁移最优路径,并投入资金支持让专业合作伙伴为其迁移保驾护航。
迁移过程中,视睿在微软专家和合作伙伴帮助下,借助Azure Cloud Adoption Framework方法论来妥善规划整体迁移过程、阶段和每阶段的任务,优先考虑 Azure Landing Zone
的建设,正确设计登陆区的资源归类、认证、网络、监控以及安全等模块,并通过模块扩展的方式,分批次地循序渐进成功实现了所有应用系统地迁移。随后,视睿还基于微软东南亚,美洲和欧洲数据中心全新构建了海外基础设施,实现了安全、稳定、可靠、合规的运营;通过、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r、Azure MySQL、Azure Cosmos 等高级应用助其降本增效。
尤其是 Linux on Azure 的使用,为视睿提供了巨大的便利。Azure 对开源技术有着广泛的支持,无论 Red Hat、SUSE、Ubuntu、CentOS、Debian 或 CoreOS,几乎所有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都能在 Azure 平台完美运行,并结合 Azure 的监控管理服务而实现自助化地运维支持。不仅如此,Azure
平台的各项服务也完美支持各类编程语言、开源工具和技术栈,借此视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术进行开发,并快速部署到指定区域。同时还能借助 Azure 预留虚拟机实例等权益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另外,双方在教育场景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合作,共同拓展教育生态新模式。现在,视睿教育应用 BytelloClass Activity 已与 Office 365平台进行集成并上架 Microsoft Teams
应用市场;使用者基于 Office 365账号即可在 Teams 内使用视睿教育产品,获得流畅方便的使用体验。
图:视睿迁移到 Azure 的系统架构
客户收益
通过本次合作,视睿在下列几方面获得了收益:
快速构建灵活、创新的业务平台:凭借全球化 Azure 平台的广泛覆盖,以及微软相关技术人员的帮助,视睿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在亚、欧、美三大洲扩展自己的业务,并借助 Azure 丰富的服务以及对各类开源技术,尤其是
Linux 的一流支持,快速构建了满足不同地区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微软第一方工程师的专业支持和 Cloud Adoption Framework 所提供的迁移上云方法论也进一步加速了视睿的迁移上云步调。
合规运营,更专注于业务本身:视睿的业务不可避免会需要处理大量个人,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相关数据,在很多地区都需要满足各种严格且繁琐的合规要求。Azure
提供了丰富的合规控制和功能,并获得了全球不同地区与行业的大量合规认证。Azure 帮助视睿解决了绝大部分与合规有关的挑战,使得他们能将更多精力用于本职任务,更专注于业务的发展和扩张。
借助微软生态将业务覆盖更多潜在用户:通过与 Office 365集成并上架 Teams
应用市场,视睿旗下的教育应用在海外教育市场获得了更广泛的展示,这不仅进一步简化了潜在客户的上手难度,也使得客户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平台上更方便地使用视睿提供的服务。